试卷结构
从试卷结构来看,与上一年的试题结构是一模一样的,共有四个部分,判断题,选择题I、选择题II和综合题
第一部分共三道判断题每道一分共三分,第二部分共十道选择题每道二分共二十分,第三部分共十五道选择题每道三分共四十五分,第四部分为综合题分为两道大题共三十二分。
部分试题分析
由于考试院暂时未放出来原卷,目前的部分试题是考生描述的,跟实际试题可能存在差距仅供参考,具体的试题会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以防误解,特此解释!
第一部分判断题
![图片[1]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网传部分试题分析和参考答案) - 源学习](https://file.yuanstudy.com/file/img/2501/2025zjzzxk/1.png)
答案为 1.F 2.T 3.F
第一题,一般我们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包含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两对矛盾,而这里是对被定义项的不当缩小,大白话讲就是不完整。因此错误。
第二题 书本可以找到依据,正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
上。必修二41页
第三题 首先分析喜鹊报喜是一种什么行为,【在不少地方,民间仍然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就是如果谁家院子中的大树上,或者屋前屋后的树上,有喜鹊在叫,那么就说明谁家一定是要办喜事了,比如迎亲嫁娶,比如喜得贵子等等】【内容引用来自互联网】所以喜鹊在叫,跟某家要办好事、喜事之间存在必然的自然联系嘛?肯定是没有,这都是人们强加上去,或者可以说就是自己的臆想,这是一种唯心主义,人们的主观想象和迷信观念被视为客观存在的现象,而这种联系是由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所决定的,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喜鹊报喜、乌鸦报丧”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神秘现象在控制喜鹊做出这样的行为。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主观唯心,是因为人们主观上这么去想,把喜鹊在叫和办喜事之间去强加因果,但这里的唯心主义仍然是受客观精神影响的,是所谓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唯物的角度这个当然不存在),那与这个类似的客观精神影响,就是信奉这个世界存在神、上帝、佛祖,认为他们是能构成/改变世界的决定新因素,神、上帝、佛就是在一些人看来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如果你不理解他们的看法,说明你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肯定有些人想既然这个世界不存在这些所谓的神、上帝、佛,那为什么还有人还要去信奉这些,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信奉之人有一种说法叫“心诚则灵”,这样其实有一种好处,当一个人处于一个绝境,生大病无药可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种超自然神秘力量上,这有利于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当然过分信奉这种并不存在的事物,容易陷入虚无。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来要坚持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世界最终是物质,但并不是说人们心中所想的一些事物就毫无价值,物质世界不存在的东西就毫无价值。
当然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如果一个人特别希望做成一件事,最终就会实现这件事,这是一种“自我预言”,当然心理学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是唯物的。这貌似跟求佛做成一件事是不是有相似之处。
为什么一道题的解析我要写这么多,本质是希望各位看到文章的人,可以更加深思,从而慢慢理解这个世界,更好掌握这些知识。
所以综上所述,喜鹊报喜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因此错误。
第25题漫画图,从褒贬的意思来看,这很显然是存在一种讽刺意味的。最几年学考卷的漫画题都是偏向讽刺意味的。
学生反馈的内容是俄罗斯套娃,一排套娃,讲的就是工作效率推脱,工作中上一层的领导对下一层,然后层层嵌套,降低效率之类的,工作内容难以落到实处。 选项有重视量的积累、实事求是,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题方面
29题共2小题(共32分)
29题第一小问: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分析以上材料 (9分)
通过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推测出的材料可能存在的内容是人大代表下到基层去调查学生午休的情况,了解到学生午休躺睡的需求,但是当地的午休设施缺乏,推进学生由“趴睡”到“躺睡”的转变存在困难,某人大代表将有关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提案,将提案提交到人大上表决通过形成一个地方或全国的重要政策。
教育部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628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统筹现有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部的答复回应民生关切,相关意见有利于凝聚加快解决学生午休问题的共识,让更多学生在校实现舒心躺睡。
回顾近几年两会期间的舆情热点能够发现,代表委员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尽快实施午休躺睡的建议,屡屡冲上热搜。今年,一些地区和学校的积极探索一经媒体报道,就受到广泛关注。秋季学期刚开始,还有不少家长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希望能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生午休质量。可见,学生的午休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尽快妥善解决。
当下,还有很多学校对推动学生午休躺睡顾虑重重,主要难点在于校园空间有限和设施设备不足,缺乏当地政府明确的政策支持。从现实经验来看,解决好学生午休问题的地区,政府层面应有一张清晰的路线图。【引用内容来自于新闻媒体(搜狐新闻)、互联网】
推进学生由“趴睡”到“躺睡”的转变存在困难,很显然困难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之前的教室设计,教师无法容得下躺睡设备,强行引入躺睡设备,可能会导致教室拥挤,另一方面则是设备数量上不足,可能是因为生产的企业产能有限,只能生产一定量的设施设备,而学校的需求远超于此,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政府投入教育资金的缺乏,导致学校无充足资金购入躺睡的设施设备从而导致的午休设施缺乏的客观问题。当然私立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预算来安排是否投入相关的设施。
这里要注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五课课题,可能的采分点
1.首先阐述一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
2.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2分,结合材料给3分)
3.某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2分。结合材料给3分),可能通过了一些法律或决定一些地方政策,可能还涉及到监督权,后续对午休设施增设的情况进行监督,防止专项资金挪用或者被贪污。
29题第二小问:运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我国努力解决“学生午休设施缺乏”的原因(6分)
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么出题的原因,现在现状就是各地教育之间存在差距,有些地方教育发达,容易吸引年轻人、优秀老师,同时受到各种地理,政策的影响,导致各地发展不平衡,现在有的中小学用上了午休的新设备,可以躺着睡,但是有一些中小学,如果孩子们要午休,只能趴在桌子上,如果是你觉得公平吗?这是由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导致的一种问题,会让人觉得不公平。
我觉得答题可以这么答1.午休设施缺乏的根本原因是各地发展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午休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的午休环境,为学生创造出更有利的学习环境(睡的好,精神好,学得快呗)这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美好生活需要。3.我国努力解决午休设施缺乏的问题有利于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每点2分)(有可能就2点每点3分)
30题共3小题 题干主要内容是一些企业如何开拓新赛道面对竞争复杂的市场环境
其中一则材料 传统行业改造。纺织业升级材料,打造高价高质量产品。自行车企业适应国外地形,打造新型自行车。
30题第一小问:运用《经济与生活》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这些企业开拓赛道的行为蕴含什么道理(合理之处)(6分)
可能的采分点: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结合材料(3分)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结合材料(3分)
30题第二小问: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来分析(8分)
可能的采分点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结合材料(3分)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3分)
30题第三小问:给传统产业创新提具体建议,并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给出相应理由(3分)(建议1分,理由2分)
因为学生只记得两个题目中的传统行业,对题目中的传统行业先看看能不能给个意见吧,这里要注意这里是具体建议,不能太空,太宽泛,可能不得分。当然这里的建议题范围是整本书,只要合理均给分。大家的得分率应该是很高的。
举个例子,政府给予对纺织业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提供专项税收优惠的政策。那这里政策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同时是一种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或者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那对题目以外的传统行业创新提建议可以得分吗?有的同学的回答是 传统汽车企业引进外资新科技,打造新能源汽车,我猜他想说的是Tesla带进来新能源电车(电池技术)新技术(视觉自动驾驶) 以及紧急避障的安全驾驶的功能。
那最后,以上题目来源于网络,部分分析仅为我一人的观点,最终的答案和分数分布的解释权保留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不保真,仅作参考。
如果同学你有内容补充,可以来联系我,或者在评论区中留言
如果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题目,我会在网站或者公众号同步更新内容的。
成绩公布时间
一般都在过年前,可能会在1月26日,或者27日发布
学考等级对应的分数线
2024年政治学考的通过分在:45分左右
A分最低分在88分左右
其他未知,数据仅供参考
暂无评论内容